前段时间,酸奶界的“爱马仕”翻车了。
4月6日,上海市场监督局进行了官方通报,通报显示,由卡士酸奶生产的“餐后一小时”风味发酵乳,样品酵母检出值为6000CFU/g,是标准规定最低值(≤100
CFU/g)的60倍。
通常情况下,酸奶应该只有细菌(乳酸菌)参与发酵,不该含有酵母菌,如果酸奶中检出酵母菌含量过高的话,则表明酸奶受到了“杂菌污染”,属于不合格产品,很可能已经发生变质,这也是这次卡士酸奶被通报的问题所在。
实际上,酵母菌作为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真菌,人体适量食用是没有危害的,但孩子们的免疫力本就较弱,如果酸奶的酵母菌含量超标,则可能还会含有其他有害细菌,很容易引发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的情况。
面对市面上产品繁多、概念新颖的酸奶产品,很多家长会“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认为“贵有贵的道理”,但此次卡士酸奶“翻车”,给广大家长提了个醒:给娃买酸奶,还是得多挑挑看看,否则可能花钱又“吃亏”。
“真正”的酸奶只有这4种
根据国家标准《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酸奶只有4种:发酵乳、酸乳、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
发酵乳/酸乳
这两者的原料构成基本相同:均是用生牛(羊)乳或乳粉来进行杀菌、发酵的。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酸乳是经过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而来的,发酵乳出以上两个菌种外,在发酵时还会接种其他有益菌。
其中,酸乳采用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都是“一次性”乳酸菌,无法在肠道中定植,所以起不到益生菌的效果。
而发酵乳则可能添加其他有益菌种,尽管在进入人体后,会被胃酸侵蚀而大量失活,但仍会有少数益生菌到达肠道,至于是否能起到确切效果,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风味发酵乳/风味酸乳
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均是用80%以上的生牛(羊)乳或乳粉作为原料,在添加其他原料后,进行杀菌、发酵的,且在发酵前后,都可能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成分。
二者的区别与酸乳和发酵乳类似,同样是菌种使用上有所不同。
不过由于制作过程中的“额外加料”,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在口感、风味上面会比酸乳和发酵乳更胜一筹,比如市面上的水果风味酸奶、风味酸牛乳等等,都属于风味酸乳和风味发酵乳的范畴。
但是,由于风味酸奶会额外添加不少糖分,虽说更容易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可如果平时喝得太多,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超标,引发肥胖、营养不良、龋齿等健康问题。
所以从孩子的健康角度出发,虽然发酵乳和酸乳在味道上略逊一筹,但胜在给孩子喝足够健康,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挑选酸奶不看品牌,看配料表
市面上的酸奶产品繁多,甚至有些乳饮料,也会打着酸奶的旗号“招摇撞骗”。
我们在为孩子挑选酸奶时,首先要仔细判别酸奶名称,如果包装上印有“某某酸奶饮品”,产品种类名称以“饮品”两个字作为后缀,则代表其并不是酸奶,而是乳饮料。
从本质上来说,这类产品是饮料的一种,不仅营养含量上和酸奶天差地别,而且还会添加大量的食品添加剂、糖、香精等等,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其次,我们还要看配料表中的营养成分,目前市面上的风味发酵乳和风味酸乳,绝大多数都会额外添加糖、香精、食品添加剂等成分,对孩子身体健康并不友好。
我们为孩子挑选酸奶,应该尽量挑选只有生牛乳,以及益生菌种的酸乳和发酵乳,如果孩子口味上无法接受的话,可以搭配新鲜水果一起食用,调和一下口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家长会在网上学习教程,在家“自制酸奶”。
然而,虽说在家自制酸奶看似没有添加剂,品质更有保障,给孩子喝更放心,但实际上因为个人工艺不过关,设备也比较简陋,自制酸奶卫生条件上往往不过关。
卡士酸奶之所以“翻车”,就在于酸奶受到了“杂菌污染”,出现了酵母菌,而在个人制作酸奶过程中,酵母菌超标的问题,可能会比此次通报情况更严重。
所以我们给娃买酸奶,优先选择发酵乳和酸乳,其次是风味发酵乳以及风味酸乳,至于乳饮料和自制酸奶,最好还是少给孩子饮用。
结语:
事实证明,知名度再高、价格再贵的酸奶,也未必不会“翻车”。
我们给孩子挑选酸奶,不能光看品牌、看价格,关键还是要把配料表观察仔细,大家一定要多注意。
今日话题:你平时会给孩子买哪种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