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这段时间,我们的视线追随着那些进入大学的学子,来到一座座充满着朝气与希望的学府。
(图为京师大学堂校门)
自1898年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成立以来,无数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林立。
新中国成立前,最有名的大学是被称为“民国四大名校”的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而其中更为有名的要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南开大学组成的。
三所学校在当时都属于大学中的巨擘,有着自己的校园风气和教育特点。
按说三校特点不同、教育各异,组合成一所学校难免“面和心不和”,但三校却密切结合起来,并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让西南联大的名字屹立于中国大学之林,成为“教育史上的奇迹”“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长沙临时大学校址
这种结果的出现,只因三校都有着一个核心,那就是“抗战”。三校因抗战而和,因抗战而分;因抗战而始,也因抗战而终。
正如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所写:“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始终。”
自由至上的西南联大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开学,第一堂课也正式开启。
学生们坐在茅草屋里,看教师“一人、一桌、一笔”,一张口便是山河万里、锦绣江山。国文、诗词、哲学、历史、数学、英语、地理、物理……
这些学科知识没有一丝飘出教室,全都被灌进学生们的身体。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想着如何把这些知识为己所用,如何用这些知识建设风雨飘摇的中国。
(图为西南联大图书馆一角)
寒酸的学舍和由教授们建设的豪华的知识大厦有着鲜明的对比。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教室资源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却是教师资源。
正如联大校长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的教师闻名遐迩,一些著名教授的课堂从来没有空过,甚至有的人还进不去教室,只能在教室外站着听。
来听课的人不只有学生,一些其他课的教授也会前来听课,此外还有一些人的身份却是存疑。
西南联大英文教本
《西南联大行思录》中记载了一位当时西南联大学生的话:“联大的伙食是交钱就吃饭,也不需要什么学生证。
所以,有的人就在那儿上课,一门课上完,上了几年,没人知道他是不是学生。他也不要文凭。
那个时候的教授,你越来听他的课,他越高兴。等到人家都冷落了,那证明他没本事。”
还有一项制度也可见出西南联大自由的学风。西南联大允许学生自由选课、自由转系。
因为西南联大文科教授多些,所以整所大学人文气息浓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图为西南联大部分教授合影)
受人文气息的影响,再加上选课自由,所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生经常旁听一些文科教授的课。
像吴晗的历史课、闻一多的唐诗课、王力的语言课、罗庸的古诗课……都是当时特别受欢迎的课。
选课自由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但转系自由却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塑造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西南联大尊重学生选择,重在培养学生个人的理想。西南联大是“教授治校”,这些教授坚信学生只有做心中所愿做之事,才能不为心中所不愿为之事。
学生从理科转到文科,或从文科转到理科都可以,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塑造自我的自由天地。
(图为西南联大校门)
8年培养出171位院士
西南联大自由的学术风气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文学大师汪曾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这所大学培养的人才还有太多太多。
2位诺贝尔奖得主;
5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
17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些成就都属于西南联大,也唯有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用在历史长河中如沙如尘的短短8年,打造出一座亘古长存的文化堡垒。
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
如果你也梦想一睹朱自清、闻一多、钱穆、雷海宗等清华北大的教授风采;
亲身感受属于汪曾祺、许渊冲、杨振宁等泰斗级学霸的快乐。
那我建议你,一定不要错过这套能够全面还原西南联大课堂风采的教科书合集。
这也是出版史上,首次整理编校了陈寅恪、张荫麟、冯友兰、朱自清等15位西南联大著名教授的作品和讲义。
一共7本书,包括文学、国史、哲学、诗词、文化、古文、国学等。
短短一节课的内容,就抵得上普通人读10本书。
张荫麟、雷海宗、陈寅恪、吴晗四位教授,把5000年历史拆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既是绝版教科书,也是难得一见的文学瑰宝。阅读价值、文学价值、收藏价值,都是教科书中的瑰宝之作。
对成年人来说,它圆了我们一个关于西南联大的旖旎长梦。
大师们对学问的求真、对研究的务实,教育风格和内容上的自由奔放,都能让你读到心潮澎湃、如痴如醉。
喜欢历史、文学、诗词的读者,直接闭眼入,增添深厚的学识和文化涵养。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套再合适不过的“通识教育大餐”。
读国史课,可以帮孩子系统地梳理从夏商大事、周朝兴起,一直到大明帝国、清朝盛世。
读诗词课,就如“亲临”朱自清、罗庸的课堂,聆听大师们目光独到地剖析唐诗、宋词。
读哲学课,懂得什么是“知行合一”,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