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人民网厦门7月14日电 (余乃鎏)两岸青年是创新创业的活跃群体,如何更好地助力他们在大陆创业路上追梦筑梦圆梦?14日,第十四届海峡论坛重要配套活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暨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成立大会在厦门市集美区举行,为两岸青年共话青春与梦想提供良好平台。
本次活动主题为携手新时代,筑梦新未来,旨在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发展,让更多台湾青年感受祖国大陆的发展变化,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好平台,使青年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受益者,让两岸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加深感情、增进融合,实现同心同行、携手打拼。
活动由厦门市委改革办、市委台港澳办指导,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市台港澳与特区经济研究促进会等联合主办,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吸引了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知名台商、台青创业者、台籍学生及厦门青年企业家等20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上,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伟华,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集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倪杰等以线上和线下的形式致辞。
厦门将一如既往关心关爱在厦台青,用心帮助广大台青,积极为他们在升学、就业、创业、置业等方面排忧解难,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遇。李伟华表示,厦门致力于建设成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文化交流最活跃平台、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推动实现厦门与台湾应通尽通、能通先通,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同时,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厦门始终走在前、作表率,近期出台的《厦门市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让台胞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分享大陆发展机遇,让台胞特别是台青创业者进一步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中的厦门温度。
集美是两岸青年成才成长的热土、创新创业的热土。倪杰说,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区,集美有丰富的两岸交流合作资源、高校师生资源以及创新创业资源,近年来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后,该区将继续积极探索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借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持续健全两岸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不断优化两岸青年发展友好环境,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湾青年在集美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打造台湾青年在集美创业就业温暖的家。
在厦台籍企业家为两岸青年分享亲身经历。人民网 余乃鎏摄
论坛举办期间,来自国内高校的3位专家学者及一名在厦知名台企企业家,围绕携手新时代,筑梦新未来——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机遇挑战与使命担当主题,分别从各自角度作主旨演讲分享。随后,围绕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理论与政策、青年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新形势下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与情感融合等议题,主办方还同步举办两场专家圆桌讨论会,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和台湾青年就新形势下两岸青年互学互鉴主题深入交流讨论,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青年交流聚力献策。
当日,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同步成立。据悉,此举意在推动两岸青年共同成长成才,助力在追梦筑梦圆梦中融洽同胞感情、增进心灵契合,实现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同时团结和凝聚海峡两岸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力量,努力构建高效、联动的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集美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引领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外,现场还举办了一场项目路演,共吸引29个台青创项目参与,涵盖文化创意、新媒体、餐饮娱乐、电商运营、电商直播、教育服务、物联网、乡村振兴、电子商务等。其中,6个项目进行现场路演,并邀请了8家投资基金参与项目对接,方便台青创业项目和投融资对接服务,推动优质台青创业项目落地。
智库成立仪式。主办方供图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的未来。集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集美区历来高度重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和创新创业,尽最大努力不断丰富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分享发展机遇,越来越多两岸青年已在这片发展热土上演绎精彩华章。此次举办论坛和成立智库,不仅是为两岸青年提供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平台,也是集美区持续探索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体现。
据悉,自2019年成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改革试点区域以来,集美区以聚焦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建设两岸融合发展集成服务示范区为目标,着力做深做实通、惠、情三篇文章,坚持系统集成理念、推动两岸经贸更紧密、台胞生活更温馨、人文交流更活跃、同胞心灵更契合。
期间,成立区级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构建了经济发展、福祉保障、人文交流、智库支撑四个工作平台;创设台胞服务驿站,开通台胞警务服务站、台胞办税绿色通道,推出台胞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实现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成立集美台青创基地联盟和高校产业技术联盟,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实施台青聚融友好工程,成立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行政赋能顾问团,建设两岸青少年发展中心,为台青提供免费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创业启动扶持资金、经营场所扶持等,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