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声音,都是时代的回响。


 互联网深入生活,人们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哪怕是只言片语,也都刻下时代的印记,形成社会的合唱。无数细小的声音汇聚成洪流,在关注、表达中推动着国家和社会前行。 


2016年,众声喧哗之中,我们能听到时代怎样的旋律?突飞猛进之时,又能看到社会怎样的脉动?

注:本文是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发布的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系列评论合集,本组评论得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大力支持,部分数据与观点取材自《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民意的底色是正能量

——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①

每个人的表达汇成了心灵的洪流,

让正能量从虚拟空间中奔涌而出,

激荡在我们朝夕于斯的土地上

365天的日升日落,将无数人、万千事浓缩成一圈年轮。即将过去的2016年,亿万网民在互联网的言说,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声场。恰如时间和重力能澄清泥沙俱下的浑浊,回望2016年的舆情,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是:即便仍有不同立场、不同观点,即便仍有槽点、仍有失焦,正能量却正在成为舆情的主流、民意的底色,在沧海横流之际透出人心向上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小视频:很多节拍器放在一起,虽然启动时间不同、节奏不一,但在强大的共振之下,慢慢统一了节奏,一片嘈杂最终变成让人震撼的铿锵声响。几年来,舆情的节拍也如这般日渐清晰。中国网民都已是老司机,在阅读时代中学会了阅读内心;而互联网管理也日渐规范,在堵与疏之间激浊扬清。2016年,如果你曾转发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图片,如果你曾跟着《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一起RAP,如果你曾资助过那些陷入困境求助的人们……那么,向你致敬,你就是舆情正能量的生产者、传播者,你就跟千千万万网民一起,以蓬勃的朝气、厚重的底气,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推动着社会的前行。

毫无疑问,互联网正重塑着当代中国的精神价值。这一年,郎平带着女排时隔12年重登奥运之巅,中国精神让多少人热泪盈眶;这一年,胖五天宫二号墨子号升空,中国纪录让多少人热血沸腾;这一年,中国航海第一人郭川不幸失联,金孔雀余旭将美丽定格长空,聂树斌沉冤21年终得昭雪,中国面孔让多少人心潮澎湃……有人说,刷可谓中国2016年年度汉字,从移动终端到人工智能、从纪录到速度、从刷洗冤屈到刷新形象,刷出的是时代最生动的速写。无数人为了这些人、这些事,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欢呼、呐喊或者哭泣,以一次次点击转发,刷出了自己的存在感。蜂群的声音是春天的脚步,每个人的表达汇成了心灵的洪流,让正能量从虚拟空间中奔涌而出,激荡在我们朝夕于斯的土地上。

这样的正能量,不仅关乎时代的前进,更关乎心灵的成长。一张照片,成为冬日里的暖流:漆黑的路上,男子骑三轮车载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辆警车打开大灯缓慢前行,为他们照亮前路。类似的热镜头,一年来在互联网上涟漪般荡开:怀孕7个月的医生累得倒地睡着,公交车司机昏迷前最后的动作是踩刹车,杭州协警车流中准确预判塌陷位置……网友为什么会被这些普通人、平凡事所打动?正因为他们让普通的人生呈现出另一个面向,让贫乏的时代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生命的价值得以彰显,人生的意义得以超越。博眼球、求关注者仍然甚多,但当网络成为我们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对主流价值的期待也日渐彰显,人们在这里寻找娱乐也寻找感动,寻找慰藉也寻找力量,寻找着确定不移的价值,寻找着为何出发的初心。

30年前,北京大学教授钱天白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到今天,年轻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很多人曾认为有堵次元墙,隔在网络二次元与现实三次元之间。但2016年的舆情或许表明,年轻人主动感受着时代,他们在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的对话中,让家国情怀超越次元壁,成为青春的一部分。2016年,看大势,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累计播放量超千万,全面从严治党引来广泛点赞;说大事,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10亿,不忘初心成为流行语,半床被子打动年轻网友。南海仲裁案等事件中,爱国二字更是在90后的心底激起最强烈的情感。这一代人见证了国家发展、国力强盛,对国家和民族充满自豪,乐于传播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份感动。当年轻一代更多地把视线从风花雪月转向星辰大海,也就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完成着自身的蜕变与成长。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在声气相求的网络,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看到心中的火、点亮眼中的光,延伸红色地带,唱出最美和声,一起见证、参与并改变这个时代。

怎样对话网络新世代

——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②

共享、共鸣、共情,折射网络新世代的三观

他们有自己崇尚的规则、自己认定的标准,

他们是自由的、多元的、复杂的

网络有着无人可以预测的未来,无数人在这里寻找下一个忽然而至的风口。不过,以变化为唯一不变的世界里,有一个明天却已经来临。正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网民的迭代正在完成。网络新世代将新的关注、新的表达、新的形式、新的状态,呈现于生机勃勃的网络世界。

截至2016年6月,中国7.1亿网民中,2字头的占去30.4%,19岁以下的也有23%。与之相应的,是网络从1.0、2.0到3.0的升级。论坛里蔚为壮观的盖楼灌水已不多见,热闹一时的博客也田园将芜,门户网站不再是网民唯一选择,微博、微信的平台化日益明显……当信息的传递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当流量的产生不再垄断于某一个入口,当技术的变革不再受限于某一个环节,也意味着个人选择更多元,诉求表达更多样,思想意识更多变。有无限可能的青春,有无限可能的网络,共同构成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王尔德的戏言,投射到当前中国的网络语境中,也未尝不是一幅简笔画。这一年,我们在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雷洋事件中,感受到网络知识型社区的崛起。你提供医学知识、我负责媒体分析、他思考工程技术……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网民,从各自擅长的角度进行包抄。知乎、分答、果壳、豆瓣、喜马拉雅,青年人不是相信一切也不是怀疑一切,而是在什么都懂的基础上,感受一切、思考一切。共享,让舆情中广场式的情绪表达,向着知识的补完、思想的沉淀转变。

追求个性,也寻找共性;特立独行,也求其友声,在年轻人的网络空间中,共鸣是另一个关键词。年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进入院线。此前,这一作品意外获得B站网友集体致敬,在热闹的弹幕中,年轻人们羡慕故宫里的日常、感叹文物人的专注、欣赏艺术品的精美……他们发现,传统与现代、二次元与三次元、手工时代与数字时代,竟也能穿越时空相遇,更何况那些爱着你的爱的同好者、梦着你的梦的同路人?专注与深入、探索与发现、执着与热爱,年轻人的网络世界,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共鸣,带来分众化与圈层化,让网络的长尾覆盖更多维度。

共情,是新世代的另一个追求。一年来,种种网络流行语,往往因为让人捧腹而进入时代的语料库。奥运赛场上,元气少女傅园慧让洪荒之力流泻了大半年,王健林的小目标释放强大气场形成反差萌,葛优躺则在妙趣横生中变成一种修复、治愈乃至对抗的姿态;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XX……这些一时的热点、热词,有着不同的幽默元素,在让人解颐之时流传开去。甚至是网络直播,也有人分析,是因为在高颜值之外,提供了一种无聊的趣味、探究他人生活的欲望而如此风起云涌。共情,让有趣成为强大的传播力,也带来娱乐至死的隐忧。

其实,无论是共享、共鸣还是共情,都折射着网络新世代独特的三观:并未拒绝崇高,而是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绝非颓废消极,而是要去发现自己的故事;不是排斥意义,而是希望在探索自身中实现价值。他们有自己崇尚的规则、自己认定的标准,他们是自由的、多元的、复杂的。2016年的舆情显示,网络新世代正以对社会热点的广泛关注,对事实真相的执着探寻,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消除既有成见、突破条条框框、展现新的可能,他们完全可以成为网络平台最强大的正能量。与他们对话,不是迎合,也不能假装,而是要积极拥抱、全心投入,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沟通交流、有效管理、合理引导。

有作家曾说,把个人和时代的交叉点写出来,就是伟大的故事。没有人可以预言互联网的未来,但握着鼠标、看着屏幕长大的新世代,注定将影响时代前进的方向。赢得了他们,或许就赢得了未来。

搭建公共生活经纬线

——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③

理解了网络时代非同一般,社会面貌会变得年轻

而理解了网络与现实社会并无二致,时代思维会变得成熟

毋庸讳言,互联网已经成为舆情的最大集散地。而互联网公共生活这个子集,也正以加速度不断接近全社会公共生活的全集。

21年前,北京中关村大街立起巨幅广告牌:中国距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前500米。时至今日,我们不仅早就驶入高速路,更在加速前行。网络高速路上,能否清晰分配路权责任,能否树立更显眼的指示牌和界碑,决定着公共生活的秩序和品格。

如果说河流奔腾靠地势高低落差是规律,以河岸约束控制流速就是规则。对于网络新集体生活,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规律无可抗拒,规则也不可或缺。的确,小如微信群,一旦乘以8亿多用户,即便是封闭式的朋友圈,也有海量受众。这就决定了公众与监管者都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今年,一份群成员违法群主要担责的判决,让微信群主有压力,而快播案的判决则让更多人认清:技术可以中立,行为却可能剑走偏锋。

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了网络时代非同一般,社会面貌会变得年轻;而理解了网络与现实社会并无二致,时代思维会变得成熟。一年来,现实中的法律规则正用比以往更短的时间向新领域漫溯,公共生活的经纬线不断确立,界定着这个时代的公序良俗。恰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所指出的,网络平台对公共生活的影响需要依法制约。

显然,公共舆论的判断力不能被新产品、新平台牵着鼻子走,而公共治理的方向则应该尊重民意。这一年中,魏则西事件催生了魏则西条款,我们见证了国家工商总局第一次将付费搜索广告定义为互联网广告;快播案网络直播破除了技术无罪的迷思,要守护技术创新初心的社会意识在深化;几起侮辱英雄名誉案中,法庭一锤定音,英雄名誉权背后的言论是有边界的;网上订餐平台黑作坊入驻接连曝光后,各方都在推动订餐平台的职责从资质等形式审查向经营情况的实质审查过渡;面对公众对电商删除差评、隐私泄露的集体吐槽,电子商务法草案正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意与法律的交响,构成了2016年互联网公共生活的法治底色。

不难发现,各大互联网平台承载舆情喜怒哀乐,也难免偶有失控、稍显混乱。个人固然不能免责,但平台也无法靠怪罪公众无方向感而脱责。仅从支付宝圈子上线引发的争议看,经过20多年锻炼的中国网民,虽或多或少还在抱怨互联网规矩束身,但正是他们,不自觉地熟练掌握规则的逻辑,呼唤规则的治理,叩问技术的伦理,对照法律看问题,面向监管找答案,让行为越界的互联网巨头屡陷危机。从这个角度看,各大平台与其说是在应对监管者,不如说是在应对它们的上帝,是在回应时代的新要求。

舆情背后是事情,舆情对公共生活的关注,必然会从互联网平台延伸到现实平台。无论关注魏则西,还是医患关系,又或者是个人信息泄露,公众的问题是技术之外的生命权、安全权、隐私权,是现实生活场景中的普遍正义,这就需要治理的逻辑向生活更广阔的腹地延伸。

同样是关注热点,这几年来的一个变化是:公共事件日益变成法治事件,舆情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中,情绪的表达、信息的搜集之外,法治的思考、制度的诉求有了更重的分量。这样的趋势,体现在对毒跑道事件的持续关注中,也出现在对山东疫苗案的拷问中,体现在聂树斌案的热议中,也彰显在对电信诈骗案法治出路的求索中。那些不断深入的观点、表达,聚焦成有建设性的光束,对接着公共治理最前沿的议程,倒逼出更深领域的法治进程,照亮了公共生活的更多角落。

回头看, 2016年网络公共生活中一个有影响力的收尾,或许是罗尔事件。从故事的开始看,它只是众多现实生活中募捐的一个;从故事的发展看,它演变成新媒体时代个人行为边界的激辩;而从故事的结尾看,它又趋向于这样一种共识:公共生活不应以网络技术为壁障,而要有更清晰成熟的规则实现自定义,去安放善心,去实现善治,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算法盛行,更需总编辑

——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④

算法主导的时代,

更需要把关、主导与引领的总编辑,

更需要有态度、有理想、有担当的看门人

早晨起床,看新闻客户端,关注天下事;中午休息,登录社群网站,讨论新鲜事;晚上睡前,刷刷朋友圈,了解身边事……这是中国网民的普通一天,也是互联网时代舆情生成过程的一个切片。信息的生产、扩散、接收,观点的表达、传播、汇聚,就像是浪与浪的激荡、云与云的交汇,让舆论场风生水起。

连接一切的豪迈宣言,开放共享的技术架构,把信息时代变成了舆情时代。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微信用户已达8.46亿,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82亿,微信公众号早已是千万级别。互联网技术的力量、计算机算法的红利,提升你我互动交流的效率,也让我们有了更宽的视野、更深的思考。人人都有麦克风,小事也能成为现象级,背后是技术和媒介的强大支撑。

然而,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技术让信息蓄水池迎来供给侧的开闸放水而日渐丰沛之时,也难免泥沙俱下。技术可以是生产力、发动机,但目前也还难以胜任瞭望者、把关人的角色,网络世界的信息与观点,因而既生繁花,亦长稗草。年初引发大讨论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最终证明只是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年末一再反转的罗尔事件,让许多爱心伤了心,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舆论场中的是非曲直。一个去中心化的传播机制,在扩大公众表达权的同时,也在滋生着谣言和假新闻,让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舆情表达总有几分尴尬。

打开水闸,不仅需要滤网,也需要导流。算法主导的信息分配机制,高效地打造了一个私人订制的时代。然而换个角度看,技术、算法与其说是引领者,不如说是迎合者;与其说是提供思考的导师,不如说是强化偏见的囚徒。运用大数据分析,越用越懂你的智能新闻客户端给每位用户推送专属消息;依托于社交网络,朋友圈不停上演英雄所见略同的默契。2016,微信公众号新推出的置顶功能,让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继续强势崛起,固化着这样的信息传播的闭环。在某种程度上,新技术和新架构可能为我们架设了通往新天地的轨道,却也可能让轨道上的列车只能通往特定的目的地。当迎合成为信息资源分配的主题,沿途的风景和多样的可能性,也就只能一闪而过了。

技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开启了符合读者口味的一扇窗,却关上了多元化的一道道门。我们或可名之为孤岛效应——在自我重复、自我肯定、自我强化中,公众的知识、思想逐渐固化,成为海面上的一座座孤岛。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危险。小区围栏拆不拆、网络约车坐不坐、高速路上救狗行不行……2016年,舆论空间的冲突仍时有发生。难怪有网友概括:一句不拢就脸红,一言不合就开撕。概括得虽然有些简单,却也让人思考:互联网的开放就一定带来心灵的开放吗?技术上的专断是否会强化人们的情绪化气质?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与表达?

必须承认,虚假信息也好、争吵掐架也好,根源于社会发展的深层土壤,不能让算法背锅。但毋庸置疑的是,全面、权威的信息,深入、理性的观点,才是社会舆论与心态最稳固的基础。如若唯眼球马首是瞻、让算法主导一切,优质的内容、理性的辨析,就可能被边缘化而成为可有可无的下脚料。说到底,技术和算法终究是工具,是末;思考的乐趣、价值的塑造、知识的完善,才是目标,是本。算法主导的时代,更需要主导、把关、引领的总编辑,更需要有态度、有理想、有担当的看门人。

德国哲学家韦伯曾经区分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意味着发挥技术的最大效用,后者则强调价值、伦理的重要性。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开拓者,更离不开基本价值的守望者,毕竟,我们将抵达的未来,不仅是信息自由流动的丰饶之海,更是构筑全新文明的坚固之岸。

分配注意力,别忘深观察

——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⑤

媒体还是公器、个人还是公民、舆论还有公义

乱云飞渡的舆论场,考验着身处其中每个人的自处与自持

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古人善假于物的智慧,在互联网时代得到最生动的体现。在这个人人都是评论员的时代,当拇指滑动间形成时代的和声,真与假、取与舍、思与言、知与行,都促使我们叩问:面对如潮的资讯、海量的观点,如何取得那最好的一瓢饮?

如果说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是一个传播民主化的过程;那么,社交媒体平台的观点生产,则是一个视角民主化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各有千秋,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知识与认识,形成不同的判断。话语权的分配呈现出多元、散点的格局,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获取信息、分享观点,也让时代更好地被记录、被观察、被诉说。

然而,当信息与观点相继爆炸,流量也就迅速成为稀缺资源。2016年,部分微信公众号刷量的新闻,正是眼球经济的一个侧影。无数自媒体不仅生产爆款,也把受众变成商品,贩卖着注意力、点击量。这样的情况,让标题党谣言党越走越远、让搏出位抖机灵越来越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背后,是失实的信息、失衡的观点、失重的态度。从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的一场闹剧,到王宝强离婚事件的一地鸡毛,再到罗尔事件的一再反转,这一年的舆情,往往有着注意力经济的烙印。

有人调侃,互联网上那些假信息,全是我们为智商交的税。比如政府工作人员假扮电焊工接受领导视察,比如深圳水贝村拆迁改造每户赔偿近2亿,更不用说时时出现在微信群、朋友圈的明星八卦、养生之道了。换个角度看,互联网其实也重塑着新闻真实的获得过程。信息源和传播主体的扩大,让人们不仅是新闻事件的见证者,更是新闻真实的推动者,正如早上卖文救女的文章还在疯转,几小时后关于当事人隐藏信息的种种就曝光于众。公众的参与,让探寻真相的过程呈现在舆论场中,也让人更加理解了这样的判断: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应该说,注意力经济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但也要看到,媒体还是公器、个人还是公民、舆论还有公义,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需要看顾好社会价值。乱云飞渡的舆论场,考验着身处其中每个人的自处与自持。

今年,《牛津词典》发布的年度英文词汇为后真相(Post-truth),即相较于客观事实,情感和个人信念更能影响民意的走向,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另一方面是,技术让传播直观化、也让传播去中心化,不少媒体、自媒体因而唯点击量是从、唯粉丝数马首是瞻。两相结合,让舆情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牵引,既不明真相,也不辨真假,甚至不问是非。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源、传音筒,多一点深入的观察,多一些耐心的了解,多一份理性的判断,让信息飞一会儿,让情绪等一等,才能让舆论场多一些良性的互动,让我们的注意力多一些有价值的滋养。

只有深观察,才能带来深思考。麦克卢汉曾说,媒体不仅只是被动地提供信息渠道,而是在传输资源的同时改变思考的模式。今天,事件发生、传播,受众接受、反馈之间的时间差不断缩短,这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此时此刻的共同体验,也在不断挤压着深入观察、思考、判断的时间。当此之时,我们尤须有逆向生产的意识,不仅关注单个热点、只言片语,不仅是吃快餐吃便餐,而且要有将沙子聚拢成砖瓦、将碎片粘合成整体的功夫,有效训练思维,辩证看待问题,打破固化的认知,拒做偏见的囚徒。

互联网正在经历从工具到环境的转换、从网端到云端的飞跃,互联网时代的舆情,也会更为汹涌激荡。无论是网上的净土,还是云端的美好,都需要善意守护,都需要理性护航,这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更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微信公号

实习编辑|李晓璇


【舆情观察】人民日报评论权威发布:2016舆情观察与思考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