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宣恩通联记者 谢秋红 陶沙 黄庆 通讯员 谢建新)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同在晓关中心小学任教的杨卫民夫妻俩,孝字当头、心手相连,共同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在当地传为佳话。
地处宣恩二高山的晓关,冬日气候严寒。放心不下独自在家的母亲,忙完手中的工作,杨卫民匆忙赶回家。
1976年,母亲张凤英因脊椎受伤,从此卧床不起。自懂事起,杨卫民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帮衬着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以前都是我父亲照顾,我们休息的时候换班。后来父亲去世了,这个担子就落在我和张老师的身上。”2009年,杨卫民与妻子张菊秀结婚后,夫妻俩便共同担起了这份责任。
近几年,88岁高龄的母亲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下半身无法活动,生活完全依靠儿子杨卫民和儿媳张菊秀照顾。提起这几年的生活,张菊秀回忆道:“我们从来没有在外面过夜,不管在哪里,都要火急火燎地赶回来,担心母亲受冷、挨饿。”
2021年,母亲张凤英的病情加重。杨卫民夫妻俩晚上便设置闹钟,轮流值班,为老人翻身,按摩,就这样坚持了好几个月,直到老人的身体慢慢恢复。一日三餐,生活起居,看似小事,杨卫民夫妻俩10余年如一日,给母亲按摩、擦身、喂饭……深情相守,悉心照料,期间母亲从未生过褥疮,夫妻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
“我觉得这两位老师是真正地以其教师的高尚风范,在践行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提起杨卫民夫妻俩守护母亲的故事,身为同事的田碧云老师说道,这不仅是感召学生的学习榜样,同时也是所有老师行事为人的楷模。
在家中,杨卫民夫妇把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学校夫妻二人更是爱岗敬业。从教30多年来,夫妻俩从来没有因为照顾老人而耽误工作。实在工作忙不开,又放心不下母亲时,他们就把工作带回家,一边照看老人,一边备课、批改作业。
12年,4000多个日夜,杨卫民夫妇的生活只有两点一线——家里和学校,但他们从未抱怨过每天的枯燥和忙碌,而是孝字当头、心手相连,在共同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的同时乐观生活,积极工作,在平凡的生活中传递着不平凡的爱。